赤水河在茅台镇穿城而过
滔滔赤水河,昼夜不停息,一路奔腾向前。这条豪情满满的河流,不仅是一条美酒河、美景河,更是一条英雄河。
85年前,红军在这条河上谱写了“四渡赤水”的辉煌军事篇章。而其中的第三次渡赤水河,就在仁怀市的茅台古镇。8月18日,由遵义日报社、昭通日报社、毕节日报社、泸州日报社三省四市新闻媒体组成的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采访团队,来到中国酒都仁怀市,深入了解当地的酱酒文化、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
盐来酒往
位于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更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生产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茅台一带的老百姓便盛行酿酒,汉代唐蒙出使夜郎(即今天的贵州一带),把茅台这个地方的一种被称作枸酱的酒带回朝廷,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品后赞叹“甘美之”,这种枸酱,就是茅台酒的前身。
在明朝时期,茅台镇还只是一个小村落。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因贵州不产盐,四川食盐需要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因此当时的茅台被称为“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
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茅台由一个小村落扩展为繁华集镇。清代西南大儒郑珍诗云:“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这是对当时的茅台镇的真实写照。
到清末民初,茅台镇已是黔北重要交通口岸,贵州省三分之二的食盐由此起运各地。而随着盐业的发展,酒业也兴盛起来。茅台酒随盐道被马帮运往外地,并逐渐名声大振,其声望胜过了盐业。
据《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清光绪年间,“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已远销诸省,其独特工艺也大体定型。
盐来酒往,盐酒联姻。茅台酒顺河而下,进入中原,走向世界。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茅台渡口听故事
清晨的茅台镇,酒香弥漫。沿1915广场旁的阶梯拾级而上,过了红军桥便是茅台渡口,矗立在朱砂堡顶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和茅台渡口纪念碑,俯瞰着日夜向前奔流的赤水河。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伟的气魄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四渡赤水并获得了胜利。这里就是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的渡口。”茅台渡口前,仁怀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一鸣津津有味地讲起了红军第三次渡赤水河的故事。
1935年3月15日,红军主力从遵义进入仁怀市境内,对仁怀鲁班场守敌周浑元部发起猛攻。鲁班场位于仁怀市南面,三面环山,地形复杂,是当年红军通往茅台渡口的要道。据刘一鸣介绍,当时的战况异常惨烈,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歼敌400余人。鲁班场战斗使敌人遭受了猛烈打击,为红军攻占茅台、第三次渡赤水河,争取了充分时间。
1935年3月16日清晨,红军占领茅台镇,在这里宣传演讲,张贴标语,劫富济贫,开仓分盐。第二天,红军通过架设浮桥、撑船、涉水等方式,第三次成功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域。
“三渡赤水的成功,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的企图,使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刘一鸣说。
鲁班场战斗是红军在仁怀市境内,与国民党军队打得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仁怀市在鲁班场一带建设了鲁班场战斗指挥所、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雕塑、鲁班红军烈士陵园等。
据了解,仁怀市紧紧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决定在当年的鲁班场战斗遗址附近,建造鲁班场战斗遗址主题公园。目前,当地已完成建造方案的设计规划,从战斗遗址保护、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着手,合理优化功能布局,提升主题公园品质,力争把鲁班场战斗遗址主题公园打造成仁怀市又一张旅游名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滔滔赤水河,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仁怀市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狠抓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保护好这条美酒河、美景河、英雄河。
白酒是仁怀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仁怀市共有大大小小的各类白酒生产企业2000多家,产能趋于饱和。为此,仁怀市根据实际将该市2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白酒产业规范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禁止发展区。
规范发展区内,大力发展白酒产业,实施集中治污,确保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限制发展区内,原则上保持现状,不再增加新的产能,不再批准酒类技改建设项目和其他污染型建设项目,且污染物排放必须优于国家标准;禁止发展区内,一律不准新建、扩建白酒企业等污染型企业和项目。
“我们还强化工业废水处置,建设白酒企业生产废水连片集中处理厂8座,设计日处理能力2.8万吨,加上企业自建废水处理厂,共计日处理废水能力4.878万吨,基本满足了仁怀市白酒企业废水全收集和全净化处理。”遵义市生态环境局仁怀分局副局长陈龙说。
除此之外,仁怀市还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建设,持续改善赤水河流域(仁怀段)生态环境质量。数据显示,2019年,仁怀市实施退耕还林1万亩,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13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
目前,赤水河流域(仁怀段)各监测断面水质100%达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