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目标14180亿元!酒业“十四五”如何开新篇、布新局?

来源:酒说 2021-04-30

4月28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年,中国酒业如何谋求未来发展?成为本次会上格外受关注的话题。

数读酒业2020

“十三五”期间,中国酒业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了以市场和消费为中心,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5-2020年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产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会上对2020年酿酒产业经济指标进行了公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酿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887家,完成酿酒总产量5400.74万千升,同比下降2.21%;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353.31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利润总额1792亿元,同比增长11.71%。分酒种来看:

一、白酒产业: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40家,完成酿酒总产量740.73万千升,同比下降2.46%;完成销售收入5836.39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利润总额1585.41亿元,同比增长13.35%。

二、啤酒产业:

规模以上啤酒企业346家,完成酿酒总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完成销售收入1468.94亿元,同比下降6.12%;实现利润总额133.91亿元,同比增长0.47%。

三、葡萄酒产业:

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130家,完成酿酒总产量41.33万千升,同比下降6%;完成销售收入100.21亿元,同比下降29.82%;实现利润总额2.59亿元,同比下降74.48%。

四、黄酒产业

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102家,完成销售收入134.68亿元,同比下降20.18%;实现利润总额17.04亿元,同比下降7.86%。

五、发酵酒精产业:

规模以上酒精生产企业86家,完成总产量924.25 万千升,同比增长 24.26%;完成销售收入556.26亿元,同比增长16.15%;实现利润总额 12.63 亿元,扭亏为盈。

六、其他酒产业:

规模以上其他酒生产企业183家,完成销售收人256.83亿元,同比下降16.21%;实现利润总额40.42亿元,同比下降16.78%。

2020年白酒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二是白酒消费持续升级,供给侧结构变化明显;

三是产品横向竞争加剧,白酒产业面临新挑战;

四是产业政策变化,白酒转型调整机遇挑战并存;

五是新冠疫情突袭,加速白酒产业调整进程。

“十三五”产业集中明显,

各大品类机遇和挑战并存

通过数据来看,“十三五”期间中国酒类产业在充分市场化驱动下,产业结构变化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为两大特点,一是产业集中度达到空前水平;二是市场结构升级明显。

2015-2020饮料酒产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十三五”期间,白酒产业集中度体现得尤为明显,基本形成了以遵义、宜宾、宿迁、泸州、吕梁、亳州六大核心产区为主的产业结构,六大产区白酒产销量占据了白酒产业的半壁江山,利润达到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

啤酒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集约化水平稳步提高,五大啤酒企业市占率为87%,啤酒消费市场结构迎来变革,从规模主导型向利润主导型转变,高端市场成为发力重点,产品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

葡萄酒产业形成了在产区模式引领下,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黄酒产业、酒精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也在向着集约化、调结构、增效益方向发展,并且趋势较为明显;

其他酒类产业则紧跟消费喜好,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与研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性,为创效益,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酒业各大品类的挑战也十分明显。

宋书玉表示,白酒产业深度调整后,伴随消费升级、名优白酒需求升温、龙头企业引领,产业从复苏到快速增长。但不能忽视的是资本市场的审美疲劳、社会舆论的不确定因素、产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产业政策放开,引入更多业外资本的参与。有助力,当然也有投机甚至搅局,在名酒引领下的个别品类营销利润增长引发的流通环节的快速充军,利润分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产业深度分化引发的冲突,消费层面名酒供需关系激发的矛盾。这些隐忧无疑对未来中国白酒的“十四五”之路有不确定性影响。

啤酒产业结构调整见效,盈利水平提升。市场容量趋于稳定,进口啤酒大幅下降,工坊啤酒市场持续火热,规模品牌企业创新提速,中高端产品消费力持续上升。在减量博弈之下,未来啤酒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会成为主旋律。啤酒行业竞争主线和核心增长逻辑均聚焦到“高端化”。

葡萄酒受到国际葡萄酒冲击巨大,市场分化多元。产业政策支持不足,产业基础待加固,内生动力不足,品质表达不鲜明,消费场景单一,多以洋为重的消费文化影响消费者,中国葡萄酒品质和价值表达、文化表达是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突破点。

黄酒一直在沉寂之中,整个黄酒仍需集体反思。“十四五”起航,应以坚守传统为本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弘扬为根本,以美好生活为愿景,市场突围战必须打响。

露酒,经过几年的努力,业内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复论证。露酒是什么酒?终于拨云见日,在新版饮料酒分类标准中明确定义,使其回归传统,并明确未来。“十四五”一定是露酒快速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果酒、配制酒、其他蒸馏酒随着饮料酒分类标准的清晰化,在“十四五”期间预示着市场空间巨大,各类特色酒品做好优质和个性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所以,要锚定方向,蓄势待发。

“十四五目标14180亿元”,干就是了

之于中国酒业来说,尽管“十四五”充满了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依然充满着巨大发展机会。对于这五年的发展,宋书玉在会上用四个字进行了总结:干就是了!

宋书玉在发言中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6690万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长23.9%,年均递增4.4%;销售收入达到14180亿元,同比增长69.8%,年均递增11.2%;实现利润3340亿元,同比增长86.4%,年均递增13.3%。对于“十四五”的发展,宋书玉认为要“开新篇 布新局 行致远”。

“十四五”的开篇是信心更是保障。开篇要找准着力点,精准定位,开启“十四五”新篇章。期间新的布局要作为实现目标的系统构建。新布局要围绕着产业变化,市场变化,消费变化做好规划,构建完善保障体系让蓝图变为现实。对于中国酒业发展而言,五年很重要,但是,十年,五十年,百年更为重要。酒业要行稳致远,必须有更深刻,更长远的思考。

酒业要“布新局”,“十四五”新布局是期间稳步实现目标的根本所在,系统规划,完善体系,夯实基础应该是布新局的关键所在。布新局关乎规划,关乎体系,关乎基础。所以,布新局要布产业新局,布产区新局,布产能新局。宋书玉理事长强调,“十四五”新布局是期间稳步实现目标的根本所在,系统规划,完善体系,夯实基础应该是布新局的关键所在。

“行致远”是整个酒类产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宋书玉表示,酒业是非常讲究时间积累的产业。酒类产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产业永恒的动能所在,行稳致远的核心所在,传统产业的传承最为重要,传统产业的创新同样重要,传统产业的文化更为重要。所以,传承走得更远,创新走得更远,文化走得更远,酒类产业才能“行致远”。

对于“十四五”酒业发展方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表示,酒类产业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转项行动,着力构建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品牌知名的现代化酿酒工业体系,推动中国酒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成就,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本次会议上,知识产权成为提及率十分高的一个词语,同时也被认为是未来酒业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正司级)路政闽提到,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始终是中国政府的责任所系、目标所在。希望中酒协能以成立该委员会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全行业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意识,对传统设计、工艺技术、商标专利采取有利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快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建立起贯穿生产、流通、消费整个产业体系,加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打假手段的沟通,加强与政府关部门的协同互动,强化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业氛围。

首页
电话
微信
联系我们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zsrhsjyxh

(点击微信号复制,关注公众号)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