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新闻

佘小兵:除了胆子大,没别的

来源:佘小兵 2021-05-15

除了胆子大,没别的?

佘小兵的君丰酒业,产能很快就要破4000吨了。

这个数据,放在山东、河北等地,根本就不够看。它们任何一个县、镇的小酒厂,产能都能远超君丰数倍。只是,4000吨的酱香酒产能,在仁怀并不多见。用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的话说就是,产能达到三五千吨的,在仁怀就称得上是腰部企业,“目前茅台才4万多吨的产能,上万吨的也不多,这说明君丰在行业调整时期活得很好,才能熬到酱酒的好时候。”

所谓活得好,前提是得有资本实力,否则,以酱酒这种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房地产高端项目的产品,财务成本极其高昂,对企业而言,资金压力实在不小。当然,不排除有人会以短平快的方式操作,快速回笼资金,但很难保证酒的品质,而这是决定酱酒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君丰和仁怀当地很多酒企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售卖基酒生存。行业内交易的一个特点就是,买家大多刁钻且内行。他们更懂酒。君丰发展至今,其酒质,是得到了行业内认可的。

当然,产能破4000吨,用佘小兵的话说却是,除了胆子大,没别的。

1、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

佘小兵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下海的那拨人。1979年,他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再读书,而是去学开车,第二年就搞起了个体运输。

在进入酒行业之前,佘小兵还干过汽车修理、餐饮,后来在白酒市场不好的时候,还做过房地产、酒类包装等等。他当时大概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发展方向,而是什么能发展、能挣钱,就做什么。

时代带给他们发展的路径并不多,却赋予了极大的机会和可能。在国内的市场经济初期,创业发展可以说是“挣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而“一个有冲劲的人,怎么闯都能闯出一条路来。”这一时期的创业者们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敢闯敢干,野蛮生长。

当时,佘小兵发现,仁怀虽闭塞,每天却要迎来许多全国各地的外来客,他们大多奔着酒而来。二三十年前的贵州,基础设施显然不能与今天相比,交通极不方便,便是遵义到仁怀、茅台,也是数小时的车程。他们大多要在当地住上几天。就这样,佘小兵做起了餐饮、旅店。既做餐饮,来的便都是客。中国自古以来,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而从面相上看,佘小兵也是和气圆融之人。他把很多客人,变成了朋友,“不管是否做生意,都要袒诚相待,所以我朋友多。”

佘小兵应该是个容易合作的人。他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也因着这些朋友,对白酒有了自己的认识和领悟,就开始尝试着卖酒。时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2、我什么都尝试过

他起初只卖酒,渐渐接触酿酒。囿于政策和成本,佘小兵早期的酒厂是租赁而来,规模、资本并不大。后来,出赁方大约是因债务等问题,酒厂被法院处置出售,他试图买下酒厂。

这笔钱对他而言,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佘小兵胆子大,“我是有十万的时候,敢干二十万的事,有五十万的时候,敢干一百万的事”,酒厂被他收入囊中。当然,还有另一个缘故,他的酒不愁卖。

酒不愁卖,无奈国内的白酒发展,有起有伏,市场也有不好的时候。那时,佘小兵的关注点就不完全在酒上,他还做过房地产开发。得益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红利,房地产成为国家经济支柱行业,或许在未来许多年,依旧如此,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被视为“暴利”行业。只是,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它对资金的依赖度很高,风险并不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房产圈赚得盆满钵满,因资金断裂而陷入绝境的企业比比皆是。

佘小兵做的并不只是单纯的投资,而是涉及具体的开发,更考验开发商的专业度和对项目的把控力。他是与朋友合伙在仁怀做开发,“当时拿了几个地块,规模不是很大,但在当时的仁怀,公司算是不错的。”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什么都尝试过。”如今来看,佘小兵做房地产开发,更像是一次玩票,却也是“有始有终,对购房者、股东是有交待的。”

此外,佘小兵还做过白酒品牌开发和酒类包装制造。他的包装厂一度在贵州颇有规模,与郎酒合作近十年,“当时郎酒的外包装都是我们做的。他们的包装很特殊,不是水印,而是丝网印,只有我们能做,有一年光包装就做了一个多亿。”

3、骨子里的谨慎

佘小兵终究还是回归到了酒行业,“2006年之后,我就不做房地产了,只一门心思做酒。至于包装厂,也不去想做大做强的问题,当然现在也发展得不错,但主要是稳定生产。”

在仁怀的地界上,似乎每个本地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酒精的成份。又或者说,酒已然融入他们的血液里。做酒,佘小兵并非家承,也非科班出身,却始终处于一种酒意弥散的氛围里,是以回归白酒并将之作为主业,他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

佘小兵酿酒,并没有多少决窍,“就是请熟练的酒师来做”。和很多酒厂当家老板不同的是,他并不只是把人请到便罢,而是跟着师傅一起学。

在佘小兵看来,酿酒工艺并不复杂,“在仁怀的环境里,大家谈论的很多都是酒,只要好学,酿酒就没有什么难的。一旦亲身参与操作,认真领悟了,也许还会超过师傅。”酱酒的酿酒期为一年,一年时间不到,佘小兵基本就能自己酿酒了。

他将之归结为有天赋,以及热爱,但事实上,“当初学开车、学修理,我最后都一定是超过了师傅的。”应该说,佘小兵的天赋,更多源于他愿意去钻研、琢磨,以致“一个小数据,也能听出门道”。

有一次,他去参观一位同行的酒厂。当时,同行在介绍其酒厂的时候,随口说了一个数据:一甑粮的水分有700余斤。佘小兵有些意外,这个数据与自己酒厂执行的数据有出入,“我们是800多斤”。

佘小兵并不认为这位同行出了错,“他是大师,我很敬佩他”,但自己酒厂执行多年,也一直正常。他很快反应了过来,当即询问旁边一位工人:你们一甑下多少粮食?回答是1500斤。他便想明白了关键:他们一次下1500斤,我们是1600斤,按52%的水分算,得出的数据都是正确且合理的。

看得出,佘小兵做事,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自言卯着劲儿要超越师傅,以及“偷师”酿酒,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当好一个管理者,所以就要在根本上去学习,得成为内行,得把他们未完善的完善了,企业才有发展。”

这样的佘小兵,看似胆子大,但他的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谨慎的人。

4、在蛰伏中等待

2000年到2009年,是君丰酒业的积累时期。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君丰酒业也趁此时机完成了技改,“我们的发展期是从2007开始的。”

当时,佘小兵对君丰的构想,是“每年有几百或上千吨的产能,能存下几千或万来吨的酒就是很大的规模了。”

放在今天来看,这个规模很是保守。毕竟当时是浓香的天下,甚至连茅台都要避其锋芒,遑论其他酱酒企业。此时,浓香已进入“黄金十年”发展期,酱酒除却茅台,大多寂寞。这一时期,是君丰的积累期、发展期,也是蛰伏期。应该说,熬过酒业寒冬的酱酒人,此时都在蛰伏中等待时机。

佘小兵多年沉浸酒圈,见证了许多的兴衰起伏,极其清楚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因何而名,因何而败,更清楚时势对一个行业、一个品类的重要性——他是胆子大,却并不是急功近利之人。在市场环境并不够好的时候,他是想沉下去做品质,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让企业在每个阶段,都走得扎扎实实,再一点一点地做强做大。

一位与佘小兵合作的开发商告诉我们,“君丰的酒质非常好,不管是和同价位的酒相比,还是与价格更高的相比,盲品都能随便PK。”很难说他不是偏爱君丰,却不能否认这是市场的反馈。

佘小兵在当时大约没想到君丰能发展到现今的规模,甚至对2013年前后的新厂建设“心有余悸”,“当时我们搬到工业园区,欠着银行一两个亿的资金贷款,差点就没喘过气来,当然现在来看是好事。”

“好事”是2017年左右,茅台表现亮眼,酱酒成为风口,“当时市场复苏,有了市场基础,我们厂一次就干到了三千多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如何敢去投产?”

5、爱找茬的好老板

酱酒是高温堆积发酵,借助空气里飘浮的微生物实现。久而久之,厂房的屋顶、墙壁、廊柱上就会形成一片片斑驳的霉菌。若是外行看了,第一印象是“脏”,但仁怀每一个酱酒厂的工人,都以此为傲。那是微生物们留下的痕迹,它们为酱酒酿造营造着最好的环境。

尽管霉菌们沉淀得越久、越多,才越好,但生产的卫生情况却不容忽视。我们曾参观过君丰位于名酒工业园区的新厂房,它给我们的一个印象是:干净。

说是新厂房,建成至今也有七八年时间了,微生物们已然营造下属于君丰的微环境。所谓的“干净”,是君丰的生产——去的时候,正值出酒,当浓厚的水气消散,我们能看到出酒、接酒的器皿,光亮如新,显然是被用心的清洗、擦拭过。霉菌、微生物决定酱酒品质,但生产环境的卫生情况,同样决定酒的品质。

君丰的总经理周杰告诉我们,自他2013年入职之后,君丰就已着手在质量体系、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在他的主导下,君丰先后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2014年,他开始在生产车间推行7S管理法。这是一项起源于日本的管理方法,旨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等主要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其内容涉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这一系管理系统的引入,很快有了成效,君丰的好酒率较之从前,有了极大的提高。

谈到进入君丰,周杰认为君丰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企业,这来源于对老板佘小兵的认知,董事长佘小兵做人做事在仁怀大家是公认的,做人踏实、敬业、善良、理性、乐于助人、好沟通,关心职工,关爱社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什么事都贴对方着想,是一个员工心中难得的好老板,经销商心中的好合作伙伴;做事专注、务实、严苛、重品质、重细节,尊重传统,时有创新,对公司的生产了如指掌,对每个工序及关键控制点烂熟于心,下到生产,走到哪里,指导到哪里,因此生产管理者和个人都“怕”他,怕他“找茬”,所以大家都潜心做好每个工序,做好生产与品质。因此公司品质得以较好把控并得以逐年提升。你说,有这样一个好老板,为人处世好,做事务实重品质,企业难道不快速发展,让大家有一个好的归宿。

君丰的改造还在继续。酱酒生产,需要大量的水作为主要的冷却介质,其弊端是用水量大、设备结垢严重、生产成本高,以及污染环境。对此,君丰斥巨资改造原有车间,尝试采用风冷设备实现酒的液化。

此外,佘小兵还告诉我们,君丰已和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就是从今年(2020年)下沙开始,他们将实时监控我们每一道工艺,以最后得出来的总结、标准,来改善我们的不足之处。”

6、酿酒不难,难在坚守

近年,行业人士不断鼓吹酱酒稀缺,而这也催生了酒企们的产能扩建,诸如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等等。

产能扩建,不只需要足够的资本实力,还要有深厚的品牌积淀,以及强大的市场消费潜力。酱酒的头部企业似乎并无此忧,抢占市场也更肆无忌惮,但对仁怀的腰部酒企,以及中小企业而言,扩产需要更多的掂量。

也更肆无忌惮,但对仁怀的腰部酒企,以及中小企业而言,扩产需要更多的掂量。

如今,摆在它们面前的一个现实是:酱酒热所带来的风口,确实足够诱人,但其背后的风险也不小。“修好酒厂,烤好酒,至少八年就过去了。八年,不止是资金沉淀的问题,八年之后的市场也很难判断,所以坚持传统工艺烤酒很难。”佘小兵感慨颇深:做酱酒很简单,难在坚守。

在他看来,做得好,外界未必能感知到,“但做差一次,消费者就知道了,所以不能盲目扩张,不能盲目扩大战略,一定要稳扎稳打,做好自己。”君丰也在扩产之列。只是相比茅台和习酒、郎酒们动辄上万吨的扩张,君丰在3000余吨产能的基础上扩建1000吨,显得实在克制。这应该是佘小兵的君丰能把控的范围——既能保质,又能发展自己的市场。

后记:在赌性与理性中平衡

有一句话叫:没有赌性,不要去做企业家。说的,就是创业者、企业家们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以及冒险精神。

所谓“赌”,更多是一种判断、抉择。尤其,当时代、事物处于变革期,又或是新旧交锋之际,其发展趋势,总是不够明朗。这便极为考验创业者、企业家们的眼光。

这种冒险,虽然有赌性,但绝不是赌红眼的赌徒。赌徒的冒险,往往是带着投机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浮躁,甚至输光也未必罢休,而理智的冒险,总是着眼长远,会给自己留有退路。

从个体运输起家,再到汽车修理、餐饮、卖酒、开发房地产、包装制造,及至主业完全转为酿酒,这一人生轨迹,足以勾勒出佘小兵的前半生,同时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每个人的路径、走向,以及背后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佘小兵也有他的原因——他一直在所谓的胆子大,以及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又或者说,当市场快速发展变化时,既保持着敏锐的嗅觉,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同时,也有足够的克制力,使自己在面临市场诱惑时,能够控制住幽微人性。

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

首页
电话
微信
联系我们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zsrhsjyxh

(点击微信号复制,关注公众号)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