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仁怀市酒业协会(以下简称:酒协)对会员企业开展轮次酒生产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调研对象多为产能规模在千吨以下的中小企业。
仁怀中小酒企应何去何从?此次酒协现场调研又有着怎样的考虑?
改进指导方式 配置制曲专家
此次现场调研分成两组,在酒协秘书长兼执行副会长吕玉华的带领下,酱酒专家曹大明、曾佐益、苏光辉、王昭亮、谢晓莉、曹大先等一行,深入天水酒业、煮酒客酿酒酒业、酒中酒酒业、天长帝酒厂、老邻居酒业、波波匠酒业、父传子酒业、大国古将酒业、土匠坊酒业、黔醉酒业等酒企,现场指导生产工作。
专家组表示,相比于以前,各中小企业在现场管理和工艺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细节操作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员工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专家组也建议,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酒协在每一组调研小组中都专门配置了制曲专家,如曹大先、谢晓莉等都是从茅台制曲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员工,对制曲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心得。
吕玉华表示,酒协专家委员会还会不断从各酒企中吸纳经验丰富的制曲专家,开展专门的制曲指导工作,进而从酱酒的生产源头提升基酒的质量。
酒协此次专门配置制曲专家参与调研指导,无疑是工作方式上的一次重要改进。从现场调研来看,多数企业在制曲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企业员工也能按照制曲操作流程操作,但囿于经验和专业水平,无法发现一些细节问题,也找不到问题的原因,这些则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老专家点拔和指导。
“是否忽略掉制曲润粮环节,磨碎度、松紧度如何判断,曲房通风的把控以及有没有加望板,还有母曲的选用,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曲块是否有酱味、怪味、杂味。”茅台酒厂原制曲车间主任谢晓莉表示。
规模只是手段 规范才是目的
2月16日,仁怀市召开白酒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从2021年起的未来三年内,将综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业600家以上,并通过一系列改造,全面提升仁怀白酒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到2025年,实现仁怀白酒生产企业总数明显下降,规模以上企业大幅增加,构建起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发展新格局。
而在省级层面,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即将发布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从生产支持政策到法规红线,对酒企生产经营进行了清晰全面的规范,赤水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将再上新台阶。
实际上,各级政府治理中小企业的初心,并不是消灭中小企业,而是立足生态这一长远考虑,希望通过规模来解决规范的问题,规模是手段,规范化发展才是根本要义。
因此,中小企业一方面要有更高的生态站位和产区站位,理解政府的产业政策,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尤其是涉及产区生态环保大计方面,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规范化运营,进而共同助推产区发展、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