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本届培训班是在产区政府倡导下,由仁怀市酒业协会主办,仁怀市匠航职业培训学校承办,茅台学院负责鉴定的一次高标准职业技能培训。
实际上,在行业内各种社会机构和团体组织进行品酒师培训并不少见,但是以产区的名义组织多方力量协同进行的大规模人才培训却尚属首次。
那么,此次仁怀产区为何要组织培训班?组织培训班的背后又将为产区解决哪些现实问题?
01
仁怀产区开启人才大培训
本次培训班可谓大师云集,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仁怀市酒业协会会长、中国酿酒大师吕云怀,国家级特邀白酒评委徐兴江,原茅台酒厂副总工程师、酿酒高级工程师陈兴希,国家白酒评委、酱香酒酿酒大师蔡天虹,国家一级品酒师、贵州省白酒评委邹明鑫等专家从酱香白酒的工艺文化、白酒感官评酒要领、十二大香型品鉴、感官品评训练等多个科目予以培训和授课。
在当天的开班仪式上,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帮涛表示,本次培训的开展旨在落实仁怀市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仁怀产区酱香型技能人才培育的要求,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为助推仁怀产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促进酱香型白酒产业健康发展。
(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刘帮涛)
刘帮涛认为,白酒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酒知识的普及、酒文化的推广和酒业技能人才的支持,品酒师培训班的举办,对于普及酱香酒知识、推广酒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仁怀市就业局局长王燕坦言,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踏实学习,练就立足社会“真本领”;相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培养服务社会“真人才”;人社部门将健全体系、形成合力,实现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求全体学员绷紧安全生产弦,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仁怀市就业局局长 王燕)
王燕认为,培训班将进一步提升待业者、从业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酱香酒人才总量,为仁怀市“酒都”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02
仁怀产区多方协力,破解人才供给不足
江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徐岩此前曾表示,仁怀是世界十大烈性酒产区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由于仁怀市地理位置原因,当地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但随着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也不仅限于贵州及周边省份,已扩展至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虽然酱香型白酒发展突飞猛进,让作为酱酒核心产区的仁怀迎来了高速发展,企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张,但这也导致仁怀产区出现了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
据仁怀产区此前的走访调研显示,目前仁怀的不少白酒企业不仅在酿造和制曲等方面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的窘境,而且在品评、勾调和营销方面也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
刘帮涛也透露,酱酒产业正面临人才危机,一是人才储备不足,二是现有人才的基本素质不足,三是年轻人不太愿意进入生产一线。人才问题不解决,或将成为制约酱酒行业发展的一大桎梏。
为破解这一难题,仁怀产区提出要进行白酒产业工人技能大培训,用三年时间培训10万名白酒专业技术人才。本次的培训班,就是仁怀市酒业协会在产区政府的号召下,组织的一次以企业为主体的白酒品酒师技能培训工作。
未来,仁怀市酒业协会还将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白酒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进一步推动认定工作高质量、常态化开展,助力仁怀产区酱香白酒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03
产区牵头培训的样板意义
众所周知,在酱酒产业中,人才战略一直是关键点,尤其是酿造和制曲两个环节,对于工人工艺细节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班组长带领生产,更需要工人对工艺有基本了解,特别是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下,人才更成为制约酱酒高质量发展重要一环。
但是,由于酱酒产业的高速发展,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前期储备人才出现明显的不足,加上产区酒企在人才选拔上存在着培养规划不够清晰,存在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选拔通道较窄,激励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酱酒产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瓶颈。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仁怀产区在中国白酒产业的特殊地位,此次仁怀产区组织的技能人才培训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价值。
一方面,此次仁怀产区牵头组织的人才培训不是单个方面的点状加强,而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全面提升,除开品酒师培训外,仁怀还将组织开展了第一届酱香型白酒职工技能大赛等赛事,以不同的方式,为产区建设提供长效的人才支撑,提升白酒产业人才总量。
另一方面,这种以重点企业职工为主,大力开展的技能型岗位订单式、定岗式培训,不仅可以多层次、全方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同时也在现有的模式以外,为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将有利于提升仁怀产区乃至中国白酒整体的技术水平。
作为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殷实的专家队伍,如今随着当地政府和协会持续加强人才建设,未来仁怀产区又将带给行业哪些惊喜?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