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香气比地图导航更早提示我已经进入仁怀的地界,汽车还在高速上行驶,这股气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从紧闭的车窗缝隙间挤了进来。下了高速收费站,车窗打开的一瞬间,热风卷着更浓的酒糟气味涌入车厢,让我有种微醺的错觉。进入茅台镇,那便真的醉了。赤水河蒸发出的水汽调和着独特的酱香酒味,仿佛能感受到复杂的分子挤作一团,因此而变得湿重的空气附着在皮肤上,渗透进毛孔中,还没来得及尝一杯酒,人已先醉了三分。
茅台机场 受访单位供图
带着这三分醉意到了茅台镇的黔韵酒业,进入办公区时,我一度以为自己误入了一个艺术展厅。一楼陈列了公司的得意之作,一部分是与艺术家联名的设计,一部分是专为客户定制的设计作品,还有一部分是与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地阳光光影彩墨”第六届中国电影家与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合作联名的艺术衍生品“境”系列。
向我介绍这些展品的姜文斌也很特别。他穿着一件对襟盘扣衬衫,融合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的服装,与公司的极简装修设计和“国潮”风格的产品包装形成呼应。仅从口音就能判断,姜文斌不是贵州人,尽管普通话非常标准,但情绪高涨时仍能听出一点儿东北味儿,但是,他对贵州酱酒工艺和文化的理解却像一个地道的当地人。无论是人还是这栋办公楼,在以传统包装设计为主流的茅台镇里,都显得迥然不同。
黔韵酒业办公区展示的产品 受访单位供图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提起对贵州和酱酒的初印象,姜文斌如是感叹。在大约10多年前,即便当时正身处数字经济浪潮中心的杭州,每天都能接触到一手资讯的姜文斌,对于“茅台”的认识也仅限于“一个很厉害的白酒品牌”,甚至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地名,更别提了解酱酒工艺了。抱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即便茅台镇里的酒厂一家挨着一家,但这浓得化不开的酒香却始终难以飘到全国各地。
在车间和工人一起酿酒的姜文斌 受访单位供图
在认识黔韵酒业董事长张艺骥之前,生于吉林,闯荡于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姜文斌对白酒并不感兴趣。张艺骥的爷爷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茅台镇上拥有3个窖池,他本人更是天生对气味极其敏感,早在2002年就开始潜心钻研酱香酒酿造和酒体设计,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对白酒中的香味进行研究,逐渐梳理出一套独特的体系。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仁怀人,又是酿酒世家的后人,张艺骥对姜文斌持续不断地输出白酒文化,让这位北方男人对产于西南山间的神秘茅台产生了强烈向往。
正是第一次仁怀之行,让习惯生活在发达城市的姜文斌产生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感叹。
黔韵酒业厂区内部 受访单位供图
在贵阳龙洞堡机场下了飞机便驱车驶向茅台镇,未曾想这一路竟如此蜿蜒曲折。狭窄而颠簸的公路向群山之间延伸,弯道背后还是弯道,爬上山坡又迎来下坡,凹凸不平的路面加剧了车身摇晃,原本就容易晕车的姜文斌毫无意外地尝到了苦头。
顶着晕乎乎的脑袋,终于抵达茅台镇,姜文斌在这个贵州山区的繁华小镇中醉得更厉害了。按照仁怀人热情待客的方式,姜文斌的首次贵州之行必然是在醉酒中画上圆满句号的,这也形成了他对仁怀的初印象——崎岖的山路,以及永远盛满的酒杯。
工人正在酿酒 受访单位供图
尽管路途遥远,但抵挡不住对茅台镇的好奇。在初访茅台之后,姜文斌又来过几次,最终,2012年,黔韵酒业正式成立,新厂也已建成,姜文斌决定在茅台镇扎根了。
彻底转行之后的姜文斌慢慢发现,那时的茅台镇仿佛形成了一道故步自封的屏障,将广阔的市场挡在了门外。在茅台镇,酒仿佛是硬通货,大部分产品还没走出贵州就能换来钱,暂时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反正早晚都能换成真金白银。因此,尽管镇上酒厂林立,彼此之前却异常地和谐融洽,毫无竞争市场的野心,当浓香型白酒在全国大行其道时,茅台镇的酒商们对开拓全国市场却表现得无欲无求。
工人们在热气腾腾的车间劳作 受访单位供图
其实,并非酒商不想对外开拓市场,只是无论从运输还是从市场竞争力来看,都让他们无从下手。在2018年之前,茅台镇的酒想要卖到外地,只能走公路进行长途运输,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碰撞,产品耗损的几率成倍增加,成本高出许多。除此之外,大多数酒厂不缺酿酒师傅,缺的是营销和设计的人才,茅台镇虽然传奇,但藏于山间且路途遥远,依然让人望而却步。
姜文斌初入此行,不熟悉市场又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一切只能慢慢摸索。在仁怀当地流行起一种没有外观设计的“光瓶酒”时,作为“新秀”的黔韵酒业未能免俗;当微商悄然兴起时,姜文斌也在这一领域试过水。但他很清楚,这些都不是真正能够树立品牌的路子。他甚至离开办公室,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希望从根源上拉近自己和酱酒的距离。
已装坛的佳酿 受访单位供图
此后数年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外界对酱酒的关注也越来越高,需求大于供给,让茅台镇的大小酒商开始觉醒,张艺骥和姜文斌探索的未来也逐渐清晰。2017年左右,中国白酒市场掀起一阵酱酒热潮,行内人认为这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而对于仁怀的酒商而言,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扩张良机。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仁怀在交通上的巨变无疑加速推动了这一热潮。
从2017年年底开始,姜文斌驱车往返于贵阳和茅台镇之间的次数变少了许多,大多数时候他只用花30多分钟到茅台镇尧坝村和高大坪镇银水村交界的地方迎接客户,因为那里已经建起了一座机场。这是一个与国内大多数4C级民用运输机场不太一样的机场,它以“茅台”命名,茅台集团是主要投资建设运营方。曾有人说,设在茅台镇的茅台机场客流量或许会少得可怜。但在机场通航仅1年,仁怀市民、外来客商、当地酒企老板、慕茅台之名而来的游客们都在此短暂汇聚,又各奔东西,机场以百万人次的吞吐量推翻了那个预言。
通航一年,客流吞吐量就已突破百万人次的茅台机场。受访单位供图
自从茅台机场通航后,降落在茅台机场停机坪上的商务机渐渐多了起来,满载着酱酒的货运飞机也接连从此地起飞。茅台镇越发热闹了,外来客商的进驻让不少本土酒商开始紧张和兴奋,酱酒漫长的生产流程和独特工艺造就了这一香型白酒的稀缺性,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越发忙碌起来,在囤陈年酱酒的同时,也越发重视酱酒文化的发掘。与此同时,酒商们也不必再担心长途公路颠簸导致的产品破损,机场全流程跟踪监控让那些金贵的佳酿得以稳稳地降落在各地。
姜文斌隐约感受到了仁怀市的变化。酒店几乎天天爆满,预订房间需要提前好几天;饭店的口味开始翻新,终于有了一些适合外地人口味的菜肴;酒商们谈论的话题热点拓展到了全国,对商业规则也越发重视起来。而他所在的黔韵酒业,也于2017年将新老厂房和办公区域升级换代,随着思路的不断拓宽,在挖掘自身传统底蕴的同时,融入了创意设计理念,推出的真艺系列包装于2018年获得德国IF设计大奖。此后,该公司推出的张家酱文创款产品设计面世,“境”品牌系列酒销售突破1.5亿元,2020年,公司在全国多地的销售处相继成立,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了5亿元。
茅台机场 受访单位供图
茅台机场的标识很有特色,红蓝两色的对比和反白形成一只抽象的鹰,雄鹰之下,一架飞机直冲蓝天。而在茅台机场的航站楼里,随处可见的酱酒文化宣传,也让落地于此的旅客感受到了神秘茅台的魅力。谈及机场的影响力,无论是身处商业市场浪潮中的姜文斌,还是负责机场运营管理方,他们的感受竟出奇地相似,认为这座机场的建成,并不仅是在运输上为酱酒占领全国市场添了一把火,更为仁怀这个城市注入了活力,“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开放了,人才也开始涌入仁怀,茅台酒香不再怕巷子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