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发展变革,仁怀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仁怀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2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65.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6.63%……仁怀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今天我们通过一串串数字
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
仁怀发展的点点滴滴
·
▲2012年仁怀市城区
▲2021年仁怀市全景
01 从495.06亿元到1564.49亿元
这十年,仁怀市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495.06亿元,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564.49亿元,经济总量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列13位,综合实力列西部百强县第4位。
这十年,仁怀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16:71.06:25.78调整为2021年的2.33∶71.64∶26.03;第一产业增加值36.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7.20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14.8%和5.4%。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8854元,是2012年的2.8倍。
这十年,仁怀经济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形势向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2%。三大领域投资(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3.8%、15.4%和19.3%,分别比上年提高2.7、3.2和0.8个百分点。
·
▲2012年仁怀街景
▲2021年仁怀城景
02 从2万元到4.3万元
这十年,仁怀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656元增加到2021年的4357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752元增加到2021年的16341元。
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2012年的4.2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9.5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2012年的7.83万人上升到2021年的59.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由2012年的2.15万人上升到2021年的5.75万人。
数字的背后是酒都人民满满的获得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961公里,实施“组组通”公路965公里。易地扶贫搬迁6527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9万人。发放教育资助5.22亿元,惠及学生49.73万人次。改造农村住房6721户。医保报销18.82亿元。1.8万户6.67万贫困人口在2019年实现全员脱贫。
点击图片查看新旧变化▼
·
▲ 2012年长岗镇土地整治
▲ 2021年长岗镇高粱基地
03 从351.8亿元到1109.25亿元
这十年,仁怀工业经济根基不断夯实。2021年工业增加值达1109.25亿元,是2012年351.8亿元的3.15倍。
这十年,仁怀市酱香白酒产业飞跃发展。2021年,全市白酒包装量19.78万千升,同比增长31.5%。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从当初的44户增加到现在的106户。规模白酒企业从业人员从2012年的2.52万人增长到4.39万人。
现在的仁怀,不仅仅是贵州茅台的故乡,还是中国酱香白酒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是全国首个酱香白酒命名产区。分级划定了15.03平方公里茅台酒产区、53.03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52.38平方公里仁怀集聚区,这三大产区共同构建了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标定了中国优质酱酒核心“坐标”。
▲2012年名酒工业园区
▲2021年名酒工业园区
04 从48亿元到79.47亿元
这十年,仁怀旅游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第二支柱产业。仁怀市共创建2个4A级景区,12个3A级景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打造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寨1家,甲级村寨6个,精品客栈6个,五星级农家乐9家,星级酒庄8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合作单位8家。
2021年,接待游客769.71万人次,较2012年增加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47亿元,较2012年增加30多亿元。
近年来,仁怀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围绕做足文旅、农旅、酒旅三篇文章,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关项目、国家级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培育出“红白绿”三色辉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精心策划品岁月经典——醉美酱香之旅、觅长征足迹——红色传承之旅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12年茅台镇
▲2021年茅台镇
图/文:王莺桦
部分图片来源于仁怀摄影家协会